客服热线:028-85253110

智慧城市建设切莫一哄而上

   日期:2019-05-09     浏览:1515    

论智慧城市的数量,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。在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一千多个智慧城市中,中国独占鳌头,达500个。目前我国全部的副省级城市、76%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%的县级市均已明确提出正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。随着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广泛运用,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、交通、环保、能源、医疗、物流等方面,都取得了新突破,催生了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、新模式。

 

在现实生活中,“智慧城市不智慧”的情况却普遍存在。不少市民表示,并没有感受到技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,办个事依然还是“跑断腿”。一边是项目推进的如火如荼,一边是市民感受差强人意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
 

眼下,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,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快速来到我们身边。所谓“智慧”,指的是依托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,对城市的运行管理、服务方式进行改进,以实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。可现实却是,许多城市虽然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,但除少数先行先试的城市以外,大都是搭建一套“城市监测平台”了事。“应用程序满屏,远程抄水表却还没实现”“查个信息,还要强行绑定手机号、银行卡”“部门之间条块分割,无法真正形成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、业务协同,反而造成‘信息孤岛’”……实践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醒我们,建好这一“给城市装大脑”的工程,更加需要治理智慧。

 

智慧城市建设,既是一个技术问题,更是一个理念问题,关键看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高科技可以为发现“痛点”提供助力,但解决“痛点”还需要城市管理者亲力亲为、真心付出。现在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之所以让人“获得感”不强,很大程度就在于管理者图其表,而忽视其里,过多地追求硬件设施上的“有”,而忽视了软件服务上的“优”。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,不仅是说治理触角要伸向百姓生活的最细微处,更是在说,治理方案能够对接到群众最现实的想法诉求。概而言之,信息技术只是手段,服务群众才是目的,本末倒置便陷入“心为物役”了。高科技只图有而不图用,同样是一种“懒政”思维,这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尤当避免。

 

今天的中国,城市化仍在深度推进,保障城市平稳运行,构建城市治理体系,塑造良好城市文明,都需要让城市更加智能。但技术能发挥几成功效永远掌握在使用者手中,各地政府应当做好顶层设计,保持“理性”,切莫一哄而上,建设规划立足城市实际需求,更要突出地域特色,不能搞成“千人一面”,华而不实。把老百姓的获得感时刻放在心上,才能让技术红利惠及居民生活。

 

来源:人民网等



组委会联系方式:

电话:028-85253110
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相关公共安全
推荐公共安全
点击排行